第(2/3)页 “在袁术治下,百姓们苦不堪言,由此可见他并非明主。子敬前来投奔他,等同于明珠暗投啊!” 鲁肃的坦率直言,打消了孙策心中的所有顾虑。 促使他做出开门见山的决定。 当面和鲁肃说个清楚。 因为孙策相信,鲁肃还是把他当做朋友的。 所以,无论孙策说什么,都不会传到袁术的耳朵里去。 否则的话,孙策绝不会站在寿春城外。 跟旁人说半句有关袁术的评价。 鲁肃收起了笑容,脸上闪过一丝苦涩: “伯符金玉良言,我知道你说这些都是为了我好。” “我也知道袁术或许并非明主,不值得托付,只是……唉!这个世道,想要出仕真的是太难了。” “实不相瞒,我这次来,也只是想把袁术当做一个跳板而已。” 他这番话引起了孙策的共鸣。 放在任何时代,出仕都不是件简单的事情。 哪怕家里有万贯家财,不认识达官贵人的话,也买不来官职。 富商这个词,对后世人来说或许是个令人羡慕的词汇。 但是在这个时代,富商是什么? 是下三等的户籍! 人家曹操他爹花钱买官,前提也得是先当上了官。 然后才有资格斥巨资买更高的官。 不然连买官的资格都没有。 乱世之中,能让人敬畏的并非金钱。 而是兵权! 得知鲁肃的真实想法,孙策开启了自我推销模式: “子敬,你我是多年好友,有些话我就直说了。” “如今我的江东军发展势头正好,军中子弟兵有上万人之多,目前已经占据了庐江郡。” “我刚刚被朝廷封为庐江太守、讨逆将军,承爵乌程侯。也算是有了一份基业。” “不如,你跟我回庐江吧,我们联手为江东父老创造一片净土!” 鲁肃的双眼中明显露出震惊之色: “伯符,你已经拜将封侯、官居太守之位了?” 不怪鲁肃如此震惊。 要知道在2年多以前,十八镇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。 所谓的十八镇诸侯中,绝大多数的人也只是一郡太守哇! 这2年来,董卓大肆封赏文武官职。 导致太守的成色有所下降,不如以前那么权威了。 可不管怎么说,毕竟是一郡太守。 俸禄千石的地方大员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