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管怎么说,这些新兵都是在黄巾降兵中精挑细选出来的。 基础并不差,所差的只是严明军纪和培养战术训练而已。 在路上奔波了一天半。 孙策顺利抵达了龙舒县城。 当他看到仓库内的各类辎重、军械之后。 笑的眼睛眯成了一道缝儿,大嘴都咧到耳朵根去了。 难怪冉闵之前派人来报,说缴获的粮饷足够江东军1年的用度了。 亲眼看到之后,孙策才知道冉闵并没有虚报。 他所说的1年用度,是指江东军扩大到5000人规模的开销啊! 也就是说,未来1年时间内。 孙策根本不用再为吃饭发工资的事情犯愁了! 戴风早就给他储备好了嘛。 不过,孙策不是贪得无厌、爱财如命的人。 他下令让冉闵取出一部分钱粮,分散给龙舒县城的穷苦百姓们。 这些钱本来就是戴风搜刮的民脂民膏。 他取之于民,孙策便用之于民。 各处县城中的4万多百姓真心拥护江东军,江东军才能在打下来的地盘上站稳脚跟。 得民心者得天下嘛。 戴风看不到这一点,孙策可是看的很清楚。 入主龙舒没几天。 庐江太守陆康的书信便到了。 他在书信中盛赞江东军英勇善战。 代表庐江百姓,感谢江东军解决了黄巾余孽的祸乱。 还大方的送出十几个校尉、县丞之类的官职。 不多不少,刚好可以解决孙策手下文武众人的编制问题。 在江东军中,只有程普、黄盖、韩当是有官职在身的。 冉闵等人在此之前并没有任何官职。 随着陆康这位庐江太守的任命状,这一问题彻底得到了解决。 冉闵等人从今以后,也是拿俸禄、吃皇粮的朝廷命官了。 他们都不是贪图升官发财的人。 能跟着孙策征讨各方,他们便已经心满意足了。 可谁又会拒绝送上门的实惠呢? 不要白不要,白给谁不要? 转眼之间,江东军中就多了一大票“秩四百石”的文武将官。 所谓的“秩四百石”,就是指1年的俸禄相当于400石粮食的总价值。 其中一半以粮食充作俸禄,另一半折算成钱来发放。 第(2/3)页